上海商标注册代理----商标侵权为何源源不断,企业维权路该怎么走? |
2020年4月26日 黑龙江商标注册网 浏览次数: 编辑: 黑龙江 |
随着“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的临近,人们的目光相继聚集到知识产权侵权案上来,日前,为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展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成果,进一步震慑知识产权违法犯罪,多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相继披露了一批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典型案例,其中涉及侵犯知名涂料企业“巴斯夫”商标专用权侵权案。
“巴斯夫”商标侵权案件回顾
4月22日,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通报了全市法院去年审理的涉知识产权案件总体案情和典型案例,其中包括关注度较高的“巴斯夫”商标侵权案。
巴斯夫涂料是世界五百强公司,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2014年,广东中山的周某为了达到使用巴斯夫企业名称的目的,花费1万元港币,在香港注册登记企业“德国巴斯夫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再授权中山巴斯夫公司使用境外企业名称的方式,以规避我国对企业注册的审查。
此后,周某擅自在企业墙面漆外观上标注“巴斯夫化工”“中山巴斯夫”字样,还在企业网站上作了“全球十大涂料品牌”“源自德国经典传奇”“占地共计3万平方米”“中国化工500强标志”等虚假宣传。
2018年,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通过公证进行证据保全后向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该企业停止侵犯商标权的行为,并基于其违法获利情况,判决中山巴斯夫公司和周某赔偿300万元,支付维权费用15万元。
侵权案不断,企业违法成本低 罚款300万!这一宣判结果可谓是大快人心。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抢注与畅销涂料品牌名、企业名雷同或相似的商标以及公司名,并以此出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始终困扰着整个涂料行业。
在近日公布的多起涂料企业品牌遭受侵权的案件中,东方雨虹、三棵树、科顺等知名品牌也赫然在列。 江西丰城建材店侵犯“雨虹”商标案
2020年1月6日,江西新城区一家建材店现场存放并销售侵犯其注册商标专用权的防水材料,执法大队现场调查后发现现场共计20桶“雨虹”牌防水材料为假冒商品,侵犯了“雨虹”注册商标的专用权。
温州某贸易公司假冒“三棵树”注册商标案 2020年4月21日,“温州发布”公众号发布消息称,温州某贸易公司使用标注“三棵树”图形注册商标的回收桶,分装乳胶并销售,违法经营额33.5万元。
某建设公司侵犯注册商标“CKS科顺”专用权案 2020年3月6日,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接到举报,广东南沙区某工地承建施工单位违法使用“CKS科顺”商标专用权的防水卷材,经查证,涉案侵权物品案值约12.2万元。
南某防水企业生产销售侵权“CKS科顺” 案 2019年7月24日,淮南某防水企业未经过科顺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授权许可,使用注册商标“CKS科顺”,淮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侵权商品、商标标识及违法所得250元,罚款 22.1880 万元。
类似的案件还有很多,在侵权案件中,违法的企业多为小作坊,规模小,隐秘度高,违法成本低,导致了近年来侵犯商标权、制作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如雨后春笋,割了又冒出来。在多如牛毛的侵权案件中,许多维权者在经历了漫漫维权路后,换来的往往只有十几万、几万甚至更少的经济赔偿。
一直以来,维权人深受“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等问题的困扰。
企业维权路怎么走?
如何有效遏制知识产权侵权易发多发现象?一方面,为了解决维权人维权难的问题,己经有地区的知产法院采取了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上海知产法院4月15日发布的白皮书显示,近年来,该院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完善侵权损害责任认定规则,依法从高确定赔偿数额,提高侵权行为人的违法成本,破解权利人维权难的问题,让权利得到及时有效保护。
在一起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法院出具证据出示令,责令被告提交相关证据,因被告拒不配合,遂参考原告的主张和证据,将判赔金额从一审的20万元提高至300万元。
另一方面,品牌商标持有者也在思考更加有效的对策。据了解,为了有效防止商标侵权现象的发生,同时更好地完善品牌维权,立邦涂料一直以来都在展开对常用商标展开全类注册保护,建立商标库、专门设立品牌维护部门以及完善合同保护及诉讼保护的法务保护体系等举措,并建立有专职的品牌保护部门“三管齐下”打击商标侵权及制假售假行为。目前来看,的确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此外,除了依靠执法部门加强执法以及品牌持有者的加强防范,也需要广大群众的积极监督和举报。也要提醒知法犯法的企业,目前而言随着中国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知识产权保护将越来越受到重视,消费者维权意识也在不断提高,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完善的消费体制正逐渐形成,制假售假者必将付出惨烈的代价。随着“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的临近,人们的目光相继聚集到知识产权侵权案上来,日前,为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展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成果,进一步震慑知识产权违法犯罪,多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相继披露了一批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典型案例,其中涉及侵犯知名涂料企业“巴斯夫”商标专用权侵权案。
“巴斯夫”商标侵权案件回顾
4月22日,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通报了全市法院去年审理的涉知识产权案件总体案情和典型案例,其中包括关注度较高的“巴斯夫”商标侵权案。
巴斯夫涂料是世界五百强公司,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2014年,广东中山的周某为了达到使用巴斯夫企业名称的目的,花费1万元港币,在香港注册登记企业“德国巴斯夫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再授权中山巴斯夫公司使用境外企业名称的方式,以规避我国对企业注册的审查。
此后,周某擅自在企业墙面漆外观上标注“巴斯夫化工”“中山巴斯夫”字样,还在企业网站上作了“全球十大涂料品牌”“源自德国经典传奇”“占地共计3万平方米”“中国化工500强标志”等虚假宣传。
2018年,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通过公证进行证据保全后向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该企业停止侵犯商标权的行为,并基于其违法获利情况,判决中山巴斯夫公司和周某赔偿300万元,支付维权费用15万元。
侵权案不断,企业违法成本低 罚款300万!这一宣判结果可谓是大快人心。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抢注与畅销涂料品牌名、企业名雷同或相似的商标以及公司名,并以此出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始终困扰着整个涂料行业。
在近日公布的多起涂料企业品牌遭受侵权的案件中,东方雨虹、三棵树、科顺等知名品牌也赫然在列。 江西丰城建材店侵犯“雨虹”商标案 2020年1月6日,江西新城区一家建材店现场存放并销售侵犯其注册商标专用权的防水材料,执法大队现场调查后发现现场共计20桶“雨虹”牌防水材料为假冒商品,侵犯了“雨虹”注册商标的专用权。 温州某贸易公司假冒“三棵树”注册商标案 2020年4月21日,“温州发布”公众号发布消息称,温州某贸易公司使用标注“三棵树”图形注册商标的回收桶,分装乳胶并销售,违法经营额33.5万元。
某建设公司侵犯注册商标“CKS科顺”专用权案 2020年3月6日,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接到举报,广东南沙区某工地承建施工单位违法使用“CKS科顺”商标专用权的防水卷材,经查证,涉案侵权物品案值约12.2万元。 淮南某防水企业生产销售侵权“CKS科顺” 案
2019年7月24日,淮南某防水企业未经过科顺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授权许可,使用注册商标“CKS科顺”,淮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侵权商品、商标标识及违法所得250元,罚款 22.1880 万元。
类似的案件还有很多,在侵权案件中,违法的企业多为小作坊,规模小,隐秘度高,违法成本低,导致了近年来侵犯商标权、制作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如雨后春笋,割了又冒出来。在多如牛毛的侵权案件中,许多维权者在经历了漫漫维权路后,换来的往往只有十几万、几万甚至更少的经济赔偿。
一直以来,维权人深受“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等问题的困扰。
企业维权路怎么走?
如何有效遏制知识产权侵权易发多发现象?一方面,为了解决维权人维权难的问题,己经有地区的知产法院采取了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上海知产法院4月15日发布的白皮书显示,近年来,该院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完善侵权损害责任认定规则,依法从高确定赔偿数额,提高侵权行为人的违法成本,破解权利人维权难的问题,让权利得到及时有效保护。
在一起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法院出具证据出示令,责令被告提交相关证据,因被告拒不配合,遂参考原告的主张和证据,将判赔金额从一审的20万元提高至300万元。
另一方面,品牌商标持有者也在思考更加有效的对策。据了解,为了有效防止商标侵权现象的发生,同时更好地完善品牌维权,立邦涂料一直以来都在展开对常用商标展开全类注册保护,建立商标库、专门设立品牌维护部门以及完善合同保护及诉讼保护的法务保护体系等举措,并建立有专职的品牌保护部门“三管齐下”打击商标侵权及制假售假行为。目前来看,的确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此外,除了依靠执法部门加强执法以及品牌持有者的加强防范,也需要广大群众的积极监督和举报。也要提醒知法犯法的企业,目前而言随着中国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知识产权保护将越来越受到重视,消费者维权意识也在不断提高,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完善的消费体制正逐渐形成,制假售假者必将付出惨烈的代价。
商标注册咨询电话:13936578139
QQ:835760999 78404555
黑龙江办公地址:哈尔滨市道外区红旗大街997号(大新鞋城旁)双龙1号楼8楼
来源:中国化工报
|
|
|